2024年7月20—21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與自然保護分會聯合中國自然資源學會資源生態研究專業委員會主辦,包頭師范學院承辦,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研究中心等協辦的黃河幾字彎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研討會在包頭市順利召開。
參會代表合影
研討會聚焦“協同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主題,邀請到中國科學院閆楚良院士、中國工程院王浩院士、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劉國才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夏祖義等專家學者及相關領域代表參會,圍繞黃河幾字彎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包頭市常務副市長林立、包頭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韓偉新、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成升魁、中國環境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夏祖義等分別致辭。包頭師范學院楊海燕副校長宣讀了《關于成立黃河幾字彎生態研究聯盟的倡議》,包頭師范學院郭金虎校長宣讀《黃河幾字彎生態研究院學術顧問聘用專家名單》。
包頭市常務副市長林立致辭
包頭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韓偉新致辭
中國環境科學協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夏祖義致辭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成升魁致辭
研討會上多位生態保護領域權威專家學者作了精彩主旨報告。中國科學院閆楚良院士作了主題為“新質生產力與低空經濟產業鏈發展及對策”的報告;中國工程院王浩院士線上作了主題為“創新破局生態悖論,飛灰再生綠色發展”的報告;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劉國才教授作了主題為“生態保護工作機制及履職路徑”的報告;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路戰遠研究員作了主題為“黃河流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現狀與對策”的報告;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江東研究員作了主題為“黃河流域廢棄礦山再利用關鍵技術與模式”的報告;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亞歐中心石英華研究員作了主題為“綠色預算的內涵認識、現實價值與路徑建議”的報告。香港大學愛麗絲·凱瑟琳·休斯 副教授(Alice Catherine Hughes)作了主題為Translating environmental data into mechanism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rioritisation的報告。
中國科學院閆楚良院士作主旨報告
中國工程院王浩院士作主旨報告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劉國才教授作主旨報告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路戰遠研究員作主旨報告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江東研究員作主旨報告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亞歐中心石英華研究員作主旨報告
香港大學Alice Catherine Hughes副教授作主旨報告
本次研討會共設立“資源生態保護”“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粉煤灰等固廢資源化”“新時代現代生態學科建設與培育路徑研究”“科學家精神進校園”等5個分會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與自然保護分會負責召集“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粉煤灰等固廢資源化”等2個分會場。其中,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分會場邀請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長姚東瑞研究員作了主題為“國家植物園與生態安全”的報告;內蒙古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張樹禮作了主題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實施科技突圍工程 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報告;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鄭春麗教授作了主題為“大宗固廢減污降碳協同礦區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報告;內蒙古農業大學高永教授作了主題為“沙區光伏電站與風沙環境”的報告;包頭師范學院史亞博博士作了主題為“草原生態質量評估的理論基礎與方法”的報告;包頭師范學院賀曉慧副教授作了主題為“荒漠植物與光合固碳能力研究”的報告。
江蘇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姚東瑞研究員作報告
內蒙古環境科學學會張樹禮教授作報告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鄭春麗教授作報告
內蒙古農業大學高永教授作報告
包頭師范學院史亞博博士作報告
包頭師范學院賀曉慧副教授作報告
粉煤灰等固廢資源化分會場邀請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張后虎研究員作了主題為“區域危險廢物環境風險管控與資源化技術研究”的報告;南京師范大學劉榮教授作了主題為“免燒技術在無機類固廢資源化利用中的應用實踐——生態再生骨科的工藝技術研究與開發”的報告;南京工業大學夏霆教授作了主題為“粉煤灰制備植生土及其保水改良技術”的報告;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嚴小飛高工作了主題為“生物瀝浸提取涉重固廢中有價金屬的工藝優化及初步應用研究”的報告;內蒙古科技大學楊育圣講師作了主題為“汝鐵硼固廢清潔高值化回收”的報告;包頭師范學院創新創業人才李亞飛博士作了主題為“富鉀板巖的礦物肥料開發與生態利用”的報告。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張后虎研究員作報告
南京師范大學劉榮教授作報告
南京工業大學夏霆教授作報告
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嚴小飛高工作報告
內蒙古科技大學楊育圣講師作報告
包頭師范學院李亞飛博士作報告
本次研討會,是一次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也是一次思想碰撞、智慧交融的學術盛會。通過研討交流,專家學者們充分利用學術平臺,分享“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與綠色低碳領域開展對話,積極致力于區域生態環境治理,為統籌推進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和區域綠色發展,為黃河幾字彎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